自古武术就强调身法,以避青入红的兵刃格斗理念为指导,找到间隙突然杀入,传统武术所推崇的一招制敌,便同样是寻找战机直取要害。民国国术国考的时候,通臂劈挂拳出身的武状元曹晏海,一场比赛下来没被对手摸着一下,想那情形气都能气死人。而当代为国争光的拳击手邹市明,不管他自己如何对待,他运用的闪击技术,即是带有明显中国武术特色的“狗闪”的特点。其技术分析也非常有趣,但此处暂且不论。
拳脚比拼相比兵刃格斗的危险性的降低,与规则竞技相对放开对抗的安全系数的提高是同样道理,正是竞技比赛的规则限制,给了我们欣赏格斗智慧的更多机会。因为双方选手的分量、能力近乎相当,找到真正突击的时机并不容易,既然进去了就要一举拿下,所以这就要求拳手的智慧、身体反应、身法、步法、特别是攻击杀伤力都要素质过硬。
因为每个人就学习性情与形成条件的这些格斗要素各有长短,所以格斗中的节奏快慢也就没有太大关系了,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风格制定战略战术,用以发挥技术优势而取得胜利。
散打是中国人自搏杀散手演化创编出来的体育运动,肯定是带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点的。比如所用腿提膝翻胯、支撑腿沉稳拧送而控制势头的渗透力鞭腿,相对泰拳合膝甩胯而支撑腿蹬提荡送的沉撞力扫腿(此处所用非原本专业术语,仅为区分外形之用,两者要领用语原本相同),自然也有其中的妙处。这都是虽然同在竞技擂台,但各自继承本国古古武术用劲方式的特点体现。这种用劲方式的形成,自然也是受着战术理念指导的结果。而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就总结出来的完善兵法思想,而今早已经成为了民族智慧的符号。
中国拳家与军事家自古也不缺少有纯实力者,这也是厚重质朴的古代先民遗留下来的一脉精神,而即便具备了深厚的实力,中国拳家与军事家以及各行各业的大家都一直推崇厚积薄发,一直就是用脑子在做事。如果不用脑,也就不可能总结出如此之多的独立拳种。而中国文化有个重要特点,任何门类行当,最终都能与大道相通而升华到一个极具智慧极有高度而又极其平实的层次上。
有人说中国人喜欢窝里斗,与人斗,不管怎么说,这种战术思想是存在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而这种战术思想自古又有一套并行的道德规范为制约。就像聪慧的古人发明称重的秤,而又将秤星设置为十六两为一斤,十六颗星星代表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禄寿三星,缺秤即是缺德,缺一两福气即失、缺二两后人少禄、缺三两损折阳寿。这些达成认同的限制即是规则。
现在的散打选手都是很早就开始专门培养,因为训练体系的先进,好多都可以说是功力卓越,而且因为交流学习的机会也相对多了,拳法腿法都很不错,甚至组合也打得也挺好,但在比赛之中往往会出现被泰拳克制的局面,敢打敢拼但收效甚微,甚至失常发挥不断受挫。思考根本原因,可能就是智慧的缺失。
后来散打发展过程中,对于国外的武术流派,一直是与泰拳的交手为主,因而往后探讨,也就得多以泰拳为例。而对比现代泰拳与古泰拳、缅甸拳、高棉拳来对比现代散打与各门类传统武术,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事情,与散打拳手、踢拳拳手相比,除了早期与散打王碰撞时期可能对规则的不适应而未能彰显气质的泰拳拳手外,征战于国际拳台的泰拳拳手,总体状态是极为放松却极给人以压迫感的。而分析泰拳技术、战术,会发现这一发展数百年的竞技武艺具备极为高深的智慧。
散打要想打出风格,则必须在先进的技术训练体系之外去思考战术体系,而且与博大精深的根基文化再度接脉。仅仅是宣扬“拼搏精神”、“自我挑战”一类,给人的印象会非常平板,这是任何一类体育运动甚至只要活着都能够有感受的,并非只有散打运动一项所有。
散打更能体验的,即是充分调动身体各部而统一作战的这种高明智慧,以个体的不断训练达到意、劲、形高度统一且不断提高,在与另外个体的拼比之中发现规律,认识自我,继而发现“一人敌与万人敌”的生存智慧……这一些,对散打运动来说,感受却是比其他运动更为细腻、更为个人化、也更为实用。因为搏击是身体与智慧高度结合的运动,是最原始的求生技能。
而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和平年代的商业性对抗比赛,能在相对安全的保障下感受到沉闷生活中体验不到的凶猛险情,而面对不断袭来的快攻猛击,纯粹利用身体与智慧瞬间做出判断与反击,与观众分享到生死一线的斗智斗勇不断突破,这一份的冒险刺激给生活压力下的人们带来的情绪舒缓与心理享受,就跟其他惊险运动有着同样的效果。而这种个体之间的斗智斗勇,比团队式体育运动更为清晰直接,比棋牌类的益智比赛更显身心素质,而且也方便小空间下独自练习,且就模仿者对体魄、意志、性格、技能的培养,相对整天琢磨奇功异法却以抠眼、踢裆、咬人一类一辈子都很难施展一次的手段为包装的武术追梦者,又是绝对健康向上的。
哪怕散打运动离着这些人梦想的武术高度差别很大,这一份健康的开始,却也是攀登武术高峰的坚实台阶。至于差别是否真得就是想象中的那样,随着往后的探讨,我想会各自支持一方的两大群体,都会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同是一脉传承的武术形式,不存在那么多的针锋相对。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竞技武术自古就有,无论是历朝历代的宫廷角力还是晚清时期流于民间的规则摔跤,其历史与武行散手的完善相比只早不晚,摔跤之中存在许多很容易致人伤残的技术动作,但在规则之下,却即能展示技击特点、拼比技击功力,又能包装双方安全,甚至在拼斗之中增进交情,这都是非常健康且有利于技术流传的。
少林寺招生办:0371-56752590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